調色是視頻(圖片)后期都不可或缺的一個步驟,但是因為調色涉及的知識點很多,不僅需要對軟件有一定了解,同時還需要對色彩有一定了解,因此門檻還是有點高的;
不過好在隨著技術的發(fā)展,我們擁有豐富強大的LUTS調色預設,可以輕松實現電影級調色, 使你的作品獲得更震撼、更高級的色彩表現。
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3D LUT、LOG模式等電影中的技術和概念,
關鍵詞條:LUT,全稱look-up-table(顯示查找表),LUT本質上就是一個RAM。
在影像數字化的今天,LUT在后期處理中,特別是在色彩管理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人對LUT卻知之甚少或存在不少的誤解。所以,有必要詳細的了解一下LUT。
LUT的主要作用有三:校正LUT、技術LUT、風格LUT,本文將通過三大章帶你了解LUT以及LUT的三大功能。
chapter.1
關于LUT,你需要知道的幾點
本章將用過專業(yè)術語講解LUT的原理以及換算方式,意在了解原理,不懂也沒關系,至少要有個概念。第三章是本文的重點,在日后的工作當中是重中之重。
LUT(Look up Table)是在色彩管理的過程中連接不同色彩空間的橋梁,LUT中文直譯是查找表的意思,也就是給LUT一個輸入值,LUT可以返回一個輸出值。比如在某個lObitRGB的色彩空間1中,一種紅被表述為"R=640,G=102,B=94",而這個紅在另一個lObitRGB的色彩空間2中也存在,但被表述為"R=600,G=90,B=145",那么將色彩空間1轉換為色彩空間2的LUT在讀取數據"R=640,G=102,B=94"后,返回的值一定是"R=600,G=90,B=145"。
LUT在色彩管理系統(tǒng)中的應用有很多種,比較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校正監(jiān)視器、校正監(jiān)視器與膠片之間的差距、白平衡的處理、調色。
LUT的特點之一就是它可以在不改變原始文件的情況下對不同的顯示設備進行色彩校正,這樣做的好處是不對原始影像處理,也就不會帶來任何損失,而且不改變原始影像,意味著節(jié)省了大量的渲染時間。
chapter.2
ID LUT與3D LUT的區(qū)別
本章將主要帶大家了解3D LUT,這個是很有必要知道的,畢竟目前所有有關LUT的話題,都已經是圍繞3D LUT展開了。
LUT可以從結構上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1DLUT,另一種是3D LUT,即俗稱的一維查找表和三維查找表。兩者在結構上有著本質的區(qū)別,應用的領域也不同。
ID LUT和3D LUT其實就是技術進步的體現,目前已經很少提及ID LUT。3D LUT只是LUT的新的呈現方法。3D LUT完全可以替代ID LUT,反過來,ID LUT不能替代3D LUT
chapter.3
LUT的三大功能分類
校正LUT / 技術LUT / 風格LUT
終于來到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了,本章請仔細閱讀,如有不明或者疑問,請踴躍留言,交流永遠是進步最好的方式!
功能一:色彩管理(校正LUT)
確保影像在各個不同系統(tǒng)中保持視覺上的一致是LUT的一大主要功能。
電影技術數字化的今天,影像在前后期處理以及終端放映的過程中,會由于不同的系統(tǒng)處理,導致以不同的形式出現。電影的色彩管理就是要確保影像在各個不同的體系中保持視覺上的一致,這個就由LUT來完成,它是統(tǒng)一不同系統(tǒng)、不同設備的色彩空間的重要工具。
從影像的獲取到最終放映,影像會經歷不同的系統(tǒng),例如,用數字攝影機拍攝的畫面,經過調色系統(tǒng)的調色,然后需要通過膠片記錄儀將影像記錄到膠片上(即使現在影院多數都已經是數字放映了,但還是有相當一部分是在用膠片機放映),最后通過放映系統(tǒng)投射到熒幕上。每一個系統(tǒng)都有獨立的色彩空間,也就是說同樣的影像在不同的系統(tǒng)中表現是不一樣的,色彩管理的任務就是要讓不同的系統(tǒng)的色彩空間統(tǒng)一起來。簡單的講就是需要保證制作過程中監(jiān)看的畫面與最終的銀幕效果的一致性。
功能二:影像風格(風格LUT)
來到了對影像進行加工的環(huán)節(jié)了,之前所提到的所有LUT的使用方式,都沒有對影像本身進行加工,而LUT的另一個主要的用途就是調色了,也就是對影像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處理。這就要說道“電影感”和“風格化”這個津津樂道的話題了。
LUTS的使用中,有一些小伙伴反應預設效果不明顯,這里就要注意了,不是所有素材都可以調色!
后期是否調色,我們在拍攝階段就要確定好,如果確定調色,我們就需要對機器的參數進行設置了,需要拍攝偏灰、低飽和度的視頻,說到這里,我們必須要講解一下Log模式了;
關于Log模式
數碼單反相機的數字底片是Raw格式文件。雖然單反相機Raw的寬容度很高,但是是以sRGB/Adobe RGB色彩空間呈現給用戶的,所以Raw拍攝的圖片,如果不處理,就和相機直出的JPG沒有區(qū)別。
單反相機拍攝的原片
相比之下, 數字視頻采用的是LOG模式,這是一種電影平臺之間的匹配格式,使用一個平坦的對數曲線來表示數據,因為形態(tài)與對數函數類似,所以叫做LOG。由于LOG的色彩空間很大,寬容度也相應變大,這樣攝影機的動態(tài)范圍就能發(fā)揮到極致。幾乎現在的專業(yè)攝影機都開始使用LOG模式拍攝高品質影像了,但單反相機的拍攝目前還不支持LOG模式。
轉化為LOG(圖像變灰變平,明暗部層次都出來了)
LOG“平化”相機捕獲的影像信息,具有“全動態(tài)范圍”記錄的特點。因此LOG圖像看起來會很灰、很平,但其間蘊含和記錄了豐富的亮部和暗部細節(jié)。要用好LOG圖像,并呈現膠片一樣的效果,就必須在灰畫面的基礎上調色,因此LOG素材必須配合和加載LUT才能正確顯示和進行電影級調色。
加載3D LUT按電影方式調色后的效果
對于很多學生黨以及創(chuàng)業(yè)公司等,可能只能使用單反等設備,盡管不能拍攝Log模式素材,但是我們可以提前對單反設備的進行設置,降低飽和度等,是畫面偏灰,后期套用LUT調色預設也可以取得還不錯的哦;
內容由作者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來源,附以原文鏈接
http://m.beism.cn/news/2215.html全部評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圖片
發(fā)表評論